魏晋南北朝道教发展研究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1-09-14 14:55:51

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,道教的历史源远流长,生生不息。翻开历史的画卷 ,我们能领略灿烂的道教文化。还看今朝,道教的文化仍有蓬勃的生命力。 道教的魅力是无穷的,从古到今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,我们经常在电视媒体中感受道教文化的融入,前段时间的热播漫话《不良人》中道士李淳风和袁无罡以《推背图》为线索开展了一系列的精彩故事。在国外,道教文化化也吸引了外国人的目光,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道教。平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听到一些关于道教的语句如道非道,非常道,道法自然之类。那么道教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呢?今天小编会向大家分析教的处在成熟阶段的魏晋南北朝道教发展。

01.jpg

小编会从时代背景、代表人物、历史影响等方面向大家注重分析魏晋南北朝道教发展研究。一、魏晋南北朝道教发展的时代背景1.道教发展到成熟阶段道教在东汉时形成宗教,到魏晋南北朝时盛行起来。。道教奉老子为教祖,尊称他为“太上老君”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能看到他的身影,可见地位的崇高。我们也经常听到张道陵的名字,他是道教创立者,东汉时创立了“五斗米教”也受到道教信徒的高度尊敬,南北朝时宗教形式和内容逐渐完备。道教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特点是不断的发展、不断的变革以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。

经小编分析道教在魏晋南北朝发展成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:在长期分裂战乱中,各族统治者妄图长生不老或死后升入天堂,维护自己的统治,道教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。(2)统治者向人民宣传因果报应说,使人民相信现实社会里封建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富与穷、贵与贱的差别是有因果的,以便更好地统治百性。(3)遭受苦难的人民,需要一个精神慰籍,道教为受苦的民众提供精神寄托,道教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。因此,在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中,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。2.统治集团对道教的态度从唐朝杜牧的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中可窥见当时统治者的对宗教的态度。尤是佛教和道教。百姓希望有所精神寄托。而统治者们则希望能获得人民的服从和拥戴,神仙道教也可开始应运而生,但是神仙道教不是一蹴而就开始存在的,也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,统治者希望神仙道教能够麻痹百姓从而维护统治,百姓们通过神仙道教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,因此道教出现了倾向于满足统知阶级的道教路线。